重温三色台

最近因为找到三色台的直播链接,晚上就可以投屏看香港新闻了。以前在家的时候中午一点,晚上六点半几乎都会守着看,时隔多年太久没看重新再看还是会有一种“啊!怎么会这么好看!”的感慨(对比内地的新闻)。

就比如在播法庭新闻的时候,很喜欢看记者整理的法官判案陈词,常常普及了法律方面的相关知识,又能从判词中读到“法律不外乎人情”的人情味。比如最近一则关于消防队队目在执行任务搜救行山人士时不幸坠崖死亡的死因聆讯新闻,裁判官裁定死者死于意外,但在判词里说训示市民行山前应该要有充足预备和选择正常的行山路线,寄语行山人士会以为“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负责”,但事实上家人会担心,万一有意外会影响到各救援队伍,不希望同类事件发生。

看立法会新闻的时候,就喜欢看各方对新修改法例的讨论意见,不同党派,不同利益相关方,有争吵,有妥协。就算是楼宇跌落窗户这样日常的社会新闻,也都能够从中找点厘清各方法律责任,而不是内地新闻处理的家长里短生活向。如果有多余的新闻时间,也会有有趣的国际新闻编辑,比如某国一个刚生完娃几个小时的妈妈到临近投票站参与投票选举的事情。

因为直接是香港的线路,所以看新闻期间不会像以前一样因为敏感内容时不时插播老到掉牙的公益广告(“今时今日的服务态度是唔得噶”),还时常可以从内地的视角去看香港是怎么报道相关的内容,比如最近他们正在讨论修改的《逃犯条例》,不少人担心修改后的条例会被大陆利用用来引渡政治犯。在报道这个内容的时候,其实采访了多方的意见,包括各个反对的意见,也包括行政长官对各方担忧的回应,也有大律师公会的意见,还有专业人士引用外国(之间)的引渡条例来说明只要香港做好把关,条例也没办法被滥用。可以想象的到如果这则新闻在大陆播,那一定是某某条例提出什么什么修改,将会对什么什么有利好。🤷‍♀️

因为是直播,所以也可以看期间的广告,感慨于无论是什么类型产品/服务的广告,还是公益广告,都能让人看得津津有味。有简单直接的超市特卖广告(日本林檎苹果汁平均一支29.9),有各类生鲜日用品产品排排队上高速的超市外送广告(一只又一只的鸡在高速路上),有又想你借钱还不忘提醒你投资借钱有风险的金融广告,有叶德娴教你点搭车的公益广告(搭车顾自己,都要顾他人)。

如果说新闻好看是因为制度本身,民主、法制、言论自由的话,那广告好看就是审美问题。三色台的广告做得如此好看(对比大陆广告),丝毫没有让人厌恶和想尿遁的感觉。联想到最近北京电影节辣鸡海报被群嘲引起的广泛讨论,还有前阵子上海路边招牌的事情,什么时候大陆日常生活的审美能才能让人不作呕呢?但是一想到美感的培养和我们的教育理念有关,刹时又觉得没有太大希望,只能寄希望于每一个个体的努力了。

今晚三色台又有新一季的廉政公署特辑了,最近刚好也在直播中看到以咖啡为创意点的廉政公署广告,就先预告一下准备写一篇关于廉政公署的文章。

“有钱无罪,无钱有罪”

前几天我姐说她出门买菜的时候遇到一个老婆婆在卖柠檬,老婆婆看起来很可怜,一直在让她买。我姐想着自己在家也不吃柠檬🍋,所以最后还是没有买。她在家庭微信群里和我们说起这事的时候大概也是觉得老婆婆很可怜,我们其他几个人就问她为什么不买,反正也就是一两个柠檬的钱。她说其实也没钱买。

想起《请回答1988》德善的爸爸,明明因为帮别人担保结果家里欠着钱只能住在半地下室,儿子被同学叫“半地下”,女儿春游没有零钱伴身,老婆化妆品用光sample也只能倒放再多挤挤,但就处于这种环境爸爸每天喝醉酒回家还是买回来一堆没用的东西,有时候是野菜,有时候是土豆,甚至是让人哭笑不得的胎教音乐带(结果其实是佛经&圣经)。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卖东西的老婆婆看起来就很可怜啊。

人的这种恻隐之心是不是天生就有?不知道,但我愿意相信大多数人还是会有,所以我们看到有人受伤会心疼,看到有人哭会伤感,看到有人沮丧会失落…也正因为有同理心,所以我们会对他人施与援手,只是有的人施力所能及之绵力,有人则是付出全副心力。

对受助者而言,有时候也许也不是钱的问题。前天晚上豆油在转发一个消息,一个做尘肺病救助机构的男生无故被抓了,男生的太太发了一条长图文,简单介绍了事情经过,图片最后附上了一个二维码。女生说,如果看到这条长图文,就给她扫码捐一分钱,让她知道有多少人看到这个消息。豆瓣其实是个很小的圈子,即便有心有力的人多转发,那条消息也存活不了多久(前晚开始流传,昨天上午就全封了),所以即便是有1万人打了钱,顶多也就是100块钱(当然不排除有人打多于1分钱),不用担心是什么骗局。但对女生来说,每一分钱都是一个希望,知道有人在关注这件事情,知道还有人支持在他们。

有的人可能会说这样的“烂好心”容易被“坏人”利用。如果担心受骗,我们可以稍加一点理智和辨析能力,但请不要冰封起自己柔软的心。德善爸爸在听到儿子被叫“半地下”之后很伤心,想着以后不要再“自不量力”地帮助别人了,可是就算前一秒才下定决心以后不再买,看着老婆婆在面前兜售口香糖的时候还是忍不住买了。啊,真的是很让人温暖的举动啊。

这个已经让人这么绝望的世界如果能有多一点点的希望和温暖❤️,那该有多好。

P.S 关于“有钱无罪,无钱有罪”这句台词背后有一个真实的故事,感兴趣可以看看一个豆油的整理。链接在此: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7676474/

追飞机

我在北京住五环外,通州区,离机场很近,非早高峰时期打车去不到30分钟就到。因为离得近,所以在家每隔几分钟就能有一辆飞机经过。买下这房子没多久的新房东之前来看房的时候问过我会不会很吵,我还想了一下,大概是因为住久习惯了飞机的背景声,所以早已经没有感觉。晚上跑步的时候除了看看两侧的房子,也常常抬头看星星看月亮(其实北京没有雾霾的时候真的能看见不少星星的),当然也就经常看到飞机。

因为离机场近,所以飞机飞到我们小区头顶上的时候已经是处于他们下降阶段,所以是肉眼清晰可见的飞机,很大,很近。我戴着耳机听音乐一边跑步,然后一阵阵地先是会听到慢慢靠近的飞机声音,再然后是看到飞机从我背后方再往头顶前方飞过,我还在底下跑着,恍惚间总有一种我在追飞机的感觉。

当然,飞机我是怎么跑都追不上,不过胜在北京是重要枢纽中心,航班班次真的很频繁,所以我每跑一圈,都总能在差不多同一个地方再和一辆飞机相遇,然后就再有一种追飞机的快感。啊,我差不多能赶上!哦,赶不上了!没关系,下一圈再追一追。

跑步的时候我会一边开着Keep,每一公里会报数。我喜欢听报公里数,但不是因为我知道我已经完成了多少公里,而是每当听到在报完成一公里的时候我已经在跑下一公里了(2公里的时候我就想着哎呀好开心已经在跑中位数了,3公里的时候就觉得我已经在跑倒数第1.5圈了,4公里的时候就想着下一次报数我已经跑完了!)。

想想也是,其实有时候追逐的点不在于追逐的结果,而是一直在变化的那个过程,那个感觉即将要触到的那个兴奋感。

附上今晚的月亮。

抱歉,手机像素就这样。

安全感

绕着小区一圈又一圈夜跑的时候,总喜欢抬头看看小区里的万家灯火。嗯,这家人的装修风格我喜欢;咦,那一家阳台有个男生在练拳好酷哦。Emmm,为什么小区停放的小车轮胎要遮盖着木板?(p.s我查了,防狗狗尿尿减损轮胎寿命)有一个单元底层像是个传统私塾,日式/传统木式装修风格,曾见过几个孩子在里面练字打太极,哦原来还真的有家长送孩子陶冶这方面性情哦?

最近开始陷入了曾有过的焦虑状态,失业在家,一边享受不用工作的快乐,一边背负着即将无米入锅的恐惧。在头两个不用担心米饭的星期,日子自然过得痛快,不想看招聘就不看,一整天就沉浸在书影音里。直到昨天夜里有个前同事在夸完我勇敢率真之后问我需不需要给我月捐之后我就看了一眼银行账户,哦天啊,我要坐吃山空啦!

以前从来没有细想过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希望买房子,但总觉得似乎对多数人来说是个负担。昨天在跑步的时候看着某个温馨的房子突然脑子里闪过一个词,“安全感”。就是这种无论一天遭遇了什么糟心的破事,总是有个可以回的家的感觉啊,可能是个乱糟糟的狗窝,也可能是个清心寡欲的小宅,但总归有个落脚处。

但转念一想,安全感是不是要寄托在一个物理限定的范围内呢?真正让人感到安全的是什么?比如说相爱的两个人,一旦有一个人遇上什么麻烦事,并不是因为两个人能比一个人更好解决事情,而是有个可以倾诉的对象,有个可能在你哭的时候可以抱一抱的对象而已。

想到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想的关于信仰与宗教的问题,其实重要的可能并不是最终呈现的那个东西是什么,而是你在需要些什么。这个需要,是精神层面的,但它又有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呈现。安全感的来源,可以是一个家,可以是一段可依赖的感情,可以是一个银行账户,也可以是一个信念本身。我们以为为了买房背负着贷款很辛苦,其实是为了获得一种安全感而感到筋疲力尽。

生活总是苦的、乱糟糟的,为了追求一种安全的,或者是甜蜜的,或者是潇洒的感觉,总是要通过某些努力来实现,而这些努力的方向就是你一直以来误以为的追寻的终极目标。所以才时常有人说一旦实现了某个目标就会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其实是因为失去了生活本身。

关于未来的美好想象

你看,标题用“未来”这种大词总是显得很高大上,其实只是关于这个网站未来可能会胡思乱写的一些方向,虽然书读得少,电影看得不多,音乐听得不精,但总是有点小爱好,所以大体会和这些相关。不过我不是写论文,也不是作深度报告,只是想说的恰好会和生活相关。

当然如果可以的话,我也想写写诗,写写小剧本,还有其它关于生活乱七八糟的一切。

今日营业中

我是潘小鱼大酱,也可以叫我Grace(格蕾丝)。

我在海滨小城市汕头出生长大,大学毕业后去悉尼读了研究生,回来在广州工作了两年,2016年底开始了一个潮汕人北漂的生活,目前也仍在北京为生活苦苦挣扎着。

专业读的是新闻,干过记者这份工作,做过两年广告 ,写过电视剧/网剧,也运营过新媒体。2018年转行开始做公益(目前未来还想继续从事这个行业),但我一直隐隐觉得这里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平日里怕人,喜一人静静地(真)呆着。没什么爱好,在有阳光和咖啡的日子里会看看书,在没有雾霾没有凛冽大风为借口的夜里会跑跑步。有三五个好友,但都四散天涯,也就是一年能见上一面就挺好的那种。

想要用心直面生活的痛苦,所以决定写点什么,往后日子里(请自己)多多指教。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