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并不总是有个好结局

故事并不总是有个好结局,这才是真实。

韦斯塔比医生用尽全力拯救了一颗心,但在十八个月后收到一封信,这个被救的贫民窟男孩死于非命,没人知道为什么。他说,“世界上的事,有时候就是一滩烂污”。

也不要只看故事的结局,为了救这个小男孩,韦斯塔比医生设计的韦斯塔比管在胡德实验室的产品清单上待了许多年,手绘图纸成为医生的指南,也解决了很多复杂的气道问题。

对韦斯塔比来说 ,并没有后来叙说故事赋予的这些意义,而仅仅只是在当时这么做了而已,因为要拯救一个生命作出的努力。至于这些努力有什么结果,从来都不是他需要提前设想的。又或者说,谁能设想到结局呢?所以,读这一个又一个独立的故事,不要试图从中获得什么抽象的价值和意义,反倒能更好地从整体去认识疾病、医疗和生命本身。

在看《打开一颗心》的时候总是会联想起之前看过的《Do no harm》,前者医的是心,后者医的是脑,但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不一样的是,读韦斯比文字的时候总觉得他有股傲气(有道理的骄傲),后者更多的是一种谦逊,不过后者有些篇幅更关注医患关系、医生培训体系、临终关怀等话题的讨论(当然也有惊心动魄的开脑手术本身),虽然有点惊讶于相较之下通篇很少涉及泛医疗话题的《打开一颗心》在书的结尾居然是选择重重地谴责医院的官僚体系。

BTW,一句题外话,两位医生都是BBC纪录片《Your Life in Their Hands》(你的生命在他们手上)跟拍的对象,不过似乎国内还没有资源,以后有机会找来看一下。

安全感

绕着小区一圈又一圈夜跑的时候,总喜欢抬头看看小区里的万家灯火。嗯,这家人的装修风格我喜欢;咦,那一家阳台有个男生在练拳好酷哦。Emmm,为什么小区停放的小车轮胎要遮盖着木板?(p.s我查了,防狗狗尿尿减损轮胎寿命)有一个单元底层像是个传统私塾,日式/传统木式装修风格,曾见过几个孩子在里面练字打太极,哦原来还真的有家长送孩子陶冶这方面性情哦?

最近开始陷入了曾有过的焦虑状态,失业在家,一边享受不用工作的快乐,一边背负着即将无米入锅的恐惧。在头两个不用担心米饭的星期,日子自然过得痛快,不想看招聘就不看,一整天就沉浸在书影音里。直到昨天夜里有个前同事在夸完我勇敢率真之后问我需不需要给我月捐之后我就看了一眼银行账户,哦天啊,我要坐吃山空啦!

以前从来没有细想过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希望买房子,但总觉得似乎对多数人来说是个负担。昨天在跑步的时候看着某个温馨的房子突然脑子里闪过一个词,“安全感”。就是这种无论一天遭遇了什么糟心的破事,总是有个可以回的家的感觉啊,可能是个乱糟糟的狗窝,也可能是个清心寡欲的小宅,但总归有个落脚处。

但转念一想,安全感是不是要寄托在一个物理限定的范围内呢?真正让人感到安全的是什么?比如说相爱的两个人,一旦有一个人遇上什么麻烦事,并不是因为两个人能比一个人更好解决事情,而是有个可以倾诉的对象,有个可能在你哭的时候可以抱一抱的对象而已。

想到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想的关于信仰与宗教的问题,其实重要的可能并不是最终呈现的那个东西是什么,而是你在需要些什么。这个需要,是精神层面的,但它又有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呈现。安全感的来源,可以是一个家,可以是一段可依赖的感情,可以是一个银行账户,也可以是一个信念本身。我们以为为了买房背负着贷款很辛苦,其实是为了获得一种安全感而感到筋疲力尽。

生活总是苦的、乱糟糟的,为了追求一种安全的,或者是甜蜜的,或者是潇洒的感觉,总是要通过某些努力来实现,而这些努力的方向就是你一直以来误以为的追寻的终极目标。所以才时常有人说一旦实现了某个目标就会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其实是因为失去了生活本身。

关于未来的美好想象

你看,标题用“未来”这种大词总是显得很高大上,其实只是关于这个网站未来可能会胡思乱写的一些方向,虽然书读得少,电影看得不多,音乐听得不精,但总是有点小爱好,所以大体会和这些相关。不过我不是写论文,也不是作深度报告,只是想说的恰好会和生活相关。

当然如果可以的话,我也想写写诗,写写小剧本,还有其它关于生活乱七八糟的一切。

今日营业中

我是潘小鱼大酱,也可以叫我Grace(格蕾丝)。

我在海滨小城市汕头出生长大,大学毕业后去悉尼读了研究生,回来在广州工作了两年,2016年底开始了一个潮汕人北漂的生活,目前也仍在北京为生活苦苦挣扎着。

专业读的是新闻,干过记者这份工作,做过两年广告 ,写过电视剧/网剧,也运营过新媒体。2018年转行开始做公益(目前未来还想继续从事这个行业),但我一直隐隐觉得这里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平日里怕人,喜一人静静地(真)呆着。没什么爱好,在有阳光和咖啡的日子里会看看书,在没有雾霾没有凛冽大风为借口的夜里会跑跑步。有三五个好友,但都四散天涯,也就是一年能见上一面就挺好的那种。

想要用心直面生活的痛苦,所以决定写点什么,往后日子里(请自己)多多指教。

谢谢。